《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重温经理人员的职能》.pdf(从读不懂到解其意)

★★★★★★★★★★★★★★★★
本站购买电子书等资源使用支付宝,无需注册直接付费后((弹出错误页面服务器忙,请稍等再试))不要关闭页面待页面电脑PC自动刷新(手机端需从支付宝页面按手机浏览器左上角返回键回到本页面,再自行手动刷新网页,推荐电脑访问)显示下载链接!不推荐edge等太高级的浏览器下载链接会阻拦,推荐迅雷、IDM等工具!请立刻及时下载(另存为)以免下次访问失效!如果有问题请在页面底部留言反馈(留下你的邮箱,仅限邮件交流,或在文章中更新交代回复)!部分带OCR版本的pdf书可以复制文字或搜索内容。下载失败了怎么办:点击这里
★★★★★★★★★★★★★★★★
对本站的直接交易方式不放心?你可以花1元购买美女短视频体验交易流程:点击这里,或者花2元预览资源截图或电子书内页:点击这里
PDF扫描版和图文版的区别,以及其他Word、mobi、txt、epub、azw3等各种电子版格式的选择:点击这里

本文链接:
https://www.lifu.me/dzs-01117.html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pdf 文件大小:104.92 MB

下载地址:

此付款无需注册!付款后等候跳转显示!您需要先支付 15元 才能查看此处内容!立即支付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重温《经理人员的职能》(从读不懂到解其意)
重温《经理人员的职能》(从读不懂到解其意)
作者:郭威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https://img3m2.ddimg.cn/23/16/28481432-1_u_3.jpg

开 本:16开
纸 张:纯质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1151823
所属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管理学

内容简介

如果您想在管理学著作中寻找*体验,那么,切斯特·巴纳德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再适合不过了。初读此书的感觉是所有的字都认识,放在一起不知道他讲什么,一旦懂了一点他讲什么,就可能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引导着我们欲罢不能。

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由协作活动组成的系统,组织是一个类似“磁场”般的存在,这个认识超越了将组织视为人的集合体的定义。巴纳德深邃的思想可能源于,他与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有着密切的思想交流,以及他新泽西贝尔公司总裁和众多社会机构领导人的经历。已存的所有理论思考不能满足他感知到的世界,于是他自己写书,造就一本传世之作,建立了社会系统学派,成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建立者。

本书内容围绕着巴纳德理论的核心概念展开:

第1章讨论巴纳德思想的持续价值,介绍其理论的美感和有用性。第2-4章详细解释个人、协作体系和组织三个基础概念,这是理论*基本的假设。第5章介绍能率这个思考分析问题的独特框架。第6-11章解读巴纳德著名的组织管理三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激励)和信息的交流问题,其中还包含了对权威问题的探讨。第12章单独介绍非正式组织的问题。前面这12章构成了巴纳德组织理论的基础,即组织是什么,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相互有什么关联。第13-14章的内容,相对来讲偏重于实践,讨论了决策和领导两个问题。第15章是巴纳德对个人的基本假设。*后第16章则是巴纳德对于读他这本书的建议,告诉我们带着怎样的视角、抛弃掉什么固有的假设才能理解他的思想。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郭威,北京三味管理研究院,首席组织研究员、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专业方向为组织理论、团队管理,对充满思想性的经典著作兴趣浓厚,长期致力于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著有《新组织设计》《大企业组织管理案例》《丰田营销全景案例》《管理如何起作用》。三味管理研究院,致力于管理经典研读,通过设计独特的教育产品,立体化再现经典理论的宝贵思想。
目  录

序 2

第1章 为什么还是巴纳德? 3

第2章 个人 6

第3章 协作体系 12

第4章 组织 22

第5章 能率 27

第6章 共同的目标 33

第8章 协作的意愿 42

第9章 诱因(激励) 45

第10章 权威 53

第11章 信息的交流 62

第12章 非正式组织 68

第13章 决策的战略因素 72

第14章 领导 80

第15章 自由意志 92

第16章 如何理解巴纳德? 96

后记 101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巴纳德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是现代组织理论经典名著之一。80年之后,其理论的力量没有减少,那些独到深远的论述,继续引导着我们探索后现代的世界。

巴纳德的理论有什么用吗?借用詹姆斯·马奇的话比较贴切,他说得痛快,“好不要问我,我的想法有什么直接有用性,我不会回答这种问题。如果硬要问我的想法有什么用处的话,那好去问那些审视我的想法的人,而不要问我这个产生想法的人。对我而言,学问有个特征比有没有用更重要,那就是美不美。我在乎的是,想法是否优雅迷人、是否让人眼前一亮——美丽事务的共通之处。……后,你知道,我们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立身扬名,不过是无知者的幻想。我们所有的希望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对我们自己而言;某样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选择让它重要。我认为,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也许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在我们卑微的角色中,尽可能给生命添加更多的美而不是丑。”

这本著作极富思想性,为组织下了一个至今令人无法超越的定义,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本书的内容难以理解。想要理解巴纳德,需要全身心地去感知,需屏气凝神去体会,沉浸是适合的状态。写作本书,希望重温经典,再现巴纳德思想的美好之处。通过解析他的语言,通过举例,通过真实案例,通过指明某些联系之处,通过一些似乎不必要的停留,通过偶尔略显啰唆的重复,以呈现他到底讲了什么?哪些是关键的地方?有何微妙的含义?

本书正文共计16章,所有内容都是先引用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著作中的一些原文,然后紧接着做出我们的分析和解释,力求立体、精确、丰富、形象地表达出巴纳德的愿意。在内容选择上做出了取舍,尽量聚焦于组织问题中相对重要的内容,研读其难理解之处;在研读方式上,尽力贴合巴纳德那种浑然一体的感觉,用描述去刻画某种不易感知到的存在。哪里讲的多一些,哪里少一些,要不要分成几点,要不要一气呵成?所有这些选择,基于尊重原著,尊重愿意,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好一些。

巴纳德的语言具有独特性,跨越时空,在本质和现象之间,时常闪现出射线般的洞察力。其理论思想的精髓如下:

巴纳德定义的组织,是一个由人的协作活动组成的系统,协作活动是基本单元。这不同于将组织视为人的集合体的定义。协作活动由个人提供,个人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协作活动产生于这种有限的选择能力。本质意义上的组织是一个活动集合,现象形态的组织才是一个包含个人、财物和社会等资源因素的存在,巴纳德将之称为协作体系。组织是协作体系之内的一个看不见、可感知、动态变化的“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充要条件是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的交流,其持续存在下去需要两个条件:效果和能率。决策在组织中是一个专业化过程,包含道德因素和随机应变因素。对组织整体的创造职能是领导活动的本质,这种创造需要协调组织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下的复杂的道德准则。

欢迎您进入巴纳德思想交流之旅,伴随着阅读巴纳德的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和论文集《组织与管理》,可能会有更好的体验感。本书对《经理人员的职能》研读,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翻译版本,由孙耀君等人翻译,书中的标注页也与此对应,这个版本翻译较为准确,在早期的巴纳德爱好者中流传甚广。读者也可以借助由王永贵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翻译版本和2013年出版的珍藏版。《组织与管理》,可以参照由曾琳、赵菁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的版本,以及由詹正茂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版本。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巴纳德1938年的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距今已经有81年的历史,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它?巴纳德所建立的现代组织理论,还能否适应信息、后现代社会现实的需要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关系到我们要不要再花很多精力去体验它,如果有更璀璨的思想,更重要的理论,更多超越其思考的现实,或许我们不必再费力费心。

我要谈谈接触到巴纳德理论的一点感受。它带引人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空间,美妙、神奇,或许还有一点神秘。巴纳德随便说点什么都值得品味,越反复品味越有意思,我们先体会一点他的语言。

巴纳德在其著作后讲到,“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协作的力量,能够使人自由地协作。”(P231)这句话里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们可不可以想想,不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或者说自由意志较少的人,是不是可以良好地协作呢?所有的人都听话,根据要求做事,有人下发指令有人执行,这不是协作更充分的状态吗?假定每个人按照自己意志做事的空间较小,很少有人能够接触到一个广袤的世界,人生之路很早就确定了,在熟悉认同的理念下、在反复交往的有限人群中发展出人际交往技能,在此情境下协作的技能和条件岂不是更容易控制吗?再进一步假设,如果每个人都像机器人一样按照输入来行动,协作会更加容易,人类组织将变成一架精密的机器。可是,那样的人类社会将是多么冰冷。这提醒我们关注自由意志这个概念,人具有自由意志吗?人的自由意志在怎样的程度范围之内呢?于是我们自然会想到选择的问题,人有希望自己做出选择的意愿,现代社会的特点不正是赋予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吗?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每个人的行为都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那么协作的力量又如何发展呢?这隐约地使我们体会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均衡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得更多了。假如自由意志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具备更强的驾驭组织的能力则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命题,变动的社会对协作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必须发展组织理论。

短短一句话的背后饱含着力量,表明了一个对人的基本假设,一个与决策相关的重要问题,激发我们考虑到组织的模式。过去那种少数人发出指令、多数人不假思索按要求执行的方式也许仍然在某处发挥作用。而承认人的自由意志、允许个人决策的组织方式或许更符合现代,管理也由此进入现代,我们这时候体会到为什么巴纳德被称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创立者,为什么偏偏是他带引我们进入现代管理理论。

我们再体会点巴纳德的语言,他谈到,“正式组织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P5)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他之前谈到导致组织不稳定的另外两个因素,一个是人性的问题——人性的斗争本能、自我主义;另一个是组织结构性的问题——机能或构造缺陷。在此基础上,他话锋一转,将组织不稳定的因素引导到外界环境的力量,他认为正是由于环境在发生改变,环境力量影响组织。如果环境不变化,组织会趋于稳定。这又引发我们思考,人性、结构、环境,到底什么是影响组织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巴纳德认为瓦解组织的力量来自于外部环境因素,但是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到,有些组织似乎更多地毁于内部,孔子曰“祸起萧墙”,很多组织难道不是因为内部的争权夺利、钩心斗角耗尽了自己?内部消耗的临界点上受到外部力量的攻击,经常是一些组织衰败的节点。一个组织瓦解到底归于什么因素呢?

spacer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