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纯pdf).pdf

★★★★★★★★★★★★★★★★
本站购买电子书等资源使用支付宝,无需注册直接付费后((弹出错误页面服务器忙,请稍等再试))不要关闭页面待页面电脑PC自动刷新(手机端需从支付宝页面按手机浏览器左上角返回键回到本页面,再自行手动刷新网页,推荐电脑访问)显示下载链接!不推荐edge等太高级的浏览器下载链接会阻拦,推荐迅雷、IDM等工具!请立刻及时下载(另存为)以免下次访问失效!如果有问题请在页面底部留言反馈(留下你的邮箱,仅限邮件交流,或在文章中更新交代回复)!部分带OCR版本的pdf书可以复制文字或搜索内容。下载失败了怎么办:点击这里
★★★★★★★★★★★★★★★★
对本站的直接交易方式不放心?你可以花1元购买美女短视频体验交易流程:点击这里,或者花2元预览资源截图或电子书内页:点击这里
PDF扫描版和图文版的区别,以及其他Word、mobi、txt、epub、azw3等各种电子版格式的选择:点击这里

本文链接:
https://www.lifu.me/dzs-00213-01.html

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纯pdf).pdf 文件大小:007.11 MB

下载地址:

此付款无需注册!付款后等候跳转显示!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此处内容!立即支付

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
荣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50个突破性实验,纵览物理学2500年发展脉络,搭建物理学知识体系。全彩印刷图文版,后现代风格插图,给你看不一样的科学史
作者:(英) 亚当·哈特-戴维斯,未读 出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在当当科普读物畅销榜排名43位

当当价 ¥42.20
(8.48折)

开 本:32开
纸 张:轻型纸
包 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9606266
所属分类:
图书>科普读物>百科知识>探秘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依照时间序介绍了有史以来*突破性的重大物理学实验,这些实验为物理学各领域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例如:牛顿的苹果到底是不是真的故事?人造云和粒子移动的轨迹有何关联?透过油滴要怎么测量电子的带电量?不论你感兴趣的是光学、力学、电子学还是天文学,这本书都能让你找到许多有趣且深具启发性的解答。
作者简介
亚当·哈特-戴维斯,1943年生,英国科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1990年代主持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地方英雄」和「罗马人对我们有什么贡献?」等系列节目,成为知名的科普传播人士。毕业于牛津大学莫尔顿学院化学系,于约克大学取得有机金属化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担任科学图书编辑。目前仍为英国的广播与电视节目协助幕前与幕后工作。2007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授予荣誉会员资格。著作超过30本,包括《历史:从文明之初到今天》《时间之书》《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等。
目  录
引言 6
1.早期实验:公元前430—1307 8
约公元前430 空气算是“物质”吗?——恩培多克勒
约公元前240 浴盆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阿基米德
约公元前230 如何测量地球?——埃拉托斯特尼
1021 光是怎样传播的?——海什木
1307 彩虹的颜色从哪儿来?——弗莱贝格的狄奥多里克

2.启蒙时代:1308—1760 26
1581 磁北极在哪里?——诺曼
1587 大球和小球:谁坠落的速度更快?——伽利略
1648 山顶上的空气更稀薄吗?——帕斯卡
1660 轮胎为什么要充气?——波义耳
1672 “白色”是一种颜色吗?——牛顿
1676 光速是有限的吗?——罗默
1687 “苹果砸头”的故事是真的吗?——牛顿
1760 冰是……热的?——布莱克
3.更广阔的领域:1761—1850 52
1774 你能称出这个世界的质量吗?——马斯基林
1798 你能(不借助山峰)称出这个世界的质量吗?——卡文迪许
1799 不含电池?——伏特
1803 光会互相干涉吗?——杨
1820 磁能产生电吗?——奥斯特和法拉第
1842 声音能拉伸吗?——多普勒
1843 让水变热需要多少能量?——焦耳
1850 光在水里会变快吗?——斐索与傅科
4.光、射线和原子:1851—1914 78
1887 什么是以太?——迈克尔逊与莫立
1895 X 射线是怎样被发现的?——仑琴和贝克勒尔
1897 原子里面有什么?——汤姆森
1898 镭是怎样被发现的?——居里与居里夫人
1899 能量能在空间中传播吗?——特斯拉
1905 光速是恒定的吗?——爱因斯坦
1908—1913 世界为何大部分是空的?——卢瑟福等人
1911 金属在零度下会表现出什么特性?——昂内斯
1911 把头探进云里就能获得诺贝尔奖?——威尔逊
1913 如何测量粒子携带的电荷?——密立根与弗莱彻
1914 量子力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古怪吗?——弗兰克与赫兹
5.物质深处:1915—1939 114
1915 引力与加速度有关吗?——爱因斯坦
1919 你能把铅变成金子吗?——卢瑟福
1919 爱因斯坦的理论能被证实吗?——爱丁顿等人
1922 粒子会旋转吗?——施特恩与格拉赫
1923—1927 粒子会波动吗?——戴维森与革末
1927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海森堡
1927—1929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弗里德曼
1932 反物质真的存在吗?——安德森
1933 引力如何构建银河系?——兹威基
1935 薛定谔的猫是死还是活?——薛定谔
1939 怎样利用核物理知识造出原子弹?——西拉德与费米
6.跨越宇宙:1940—2009 150
1956 一颗恒星诞生了?——塔姆等人
1965 大爆炸留下了余韵吗?——彭齐亚斯与威尔逊
1967 小绿人真的存在吗?——贝尔
1998 宇宙正在加速吗?——珀尔马特
1999 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里斯等人
2007 我们是宇宙中的智慧生物吗?——波勒等人
2009 我们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吗?——希格斯等人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物理学拥有漫长的历史,事实上,它可能是古老的科学。人类总是好奇地想弄清事物运行的规律,于是有的人不辞辛劳,开始努力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在那遥远的过去,一定曾有无数原始人坐在夜幕下,仰望头顶璀璨的星月,猜测它们运行的规律。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创世神话和无数有关天空的传说,但物理学却另辟蹊径,试图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揭开世界的真相。
天文学总是走在科学的前沿,你可以用裸眼观察星空,列出星星的名字,为它们编制星图,记录行星神秘的运行轨迹,还有偶尔出没的流星、彗星和超新星。1600年左右,望远镜的出现让天文学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天文学家不做实验,所以这本书里很少提到他们的名字。从恩培多克勒的漏壶实验到阿基米德的浴盆顿悟,中间隔了差不多两百年。在这段时间里,人类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希腊文明衰落后,科学曾一度裹足不前,直到伊斯兰黄金时代的曙光初现,众多阿拉伯科学家、工程师和炼金术士为科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的蛰伏期,直到1543 年,哥白尼提出石破天惊的日心说,67 年后,观察到木星卫星的伽利略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拥护他的阵营。伽利略做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实验,在他之后,罗伯特·波义耳和艾萨克·牛顿为化学和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靠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科学家开始测量音速、光速和地球质量,并试图研究翅膀的流体力学特性。在这个时期,欧洲是物理学研究的中心,德国更是天才云集的重镇,不过美国人很快迎头赶上,独占鳌头,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9 世纪末,物理学领域涌现出一批惊人的发现——短短五年内,科学家先后发现了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新的想法和理论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又设计了进一步的实验;20 世纪初,我们对物质特性的理解突飞猛进。
两次世界大战迫使研究者将工作重点转向军事领域,由此创造出雷达、微波和环磁机,重要的是,我们开始试着利用核能。二战结束后,基础科学再次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科学家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宇宙的性质。我们将望远镜送上了太空,那里没有干扰视野的大气;与此同时,我们拥有的计算能力也在飞速增长,根据摩尔定律,高密度集成电路上镶嵌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所以电脑的计算能力也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21 世纪,我们迎来了大科学的时代,许多前所未有的大型昂贵实验纷纷启动,某些实验由数千名物理学家共同参与,为了分析这些实验产生的海量数据,他们动用了多台超级计算机。即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我们离物理学的尽头依然非常遥远。无论做了多少实验,每个实验总会带来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解答。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如何测量粒子携带的电荷?——测量电子

1897 年,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并测量了电子的荷质比,但当时谁也不知道电子的确切质量和电量, 所以,如果能够测量电子携带的电量,我们就能算出它的质量。
1910 年,罗伯特·密立根成了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油滴实验。在研究生哈维·弗莱彻的帮助下,密立根设计制造了这套实验装置,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测量微量电

利用香水喷雾器,科学家将细小的油滴喷入观察室上方的容器里,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油滴在空气中坠落的速度。
然后他们向容器内射入一束X 射线,这种射线会电离容器内的部分空气,剥夺部分空气分子的电子,让它变成带正电的离子。如果离子化的分子与油滴发生碰撞,那么正电荷会被转移到油滴上。这不会影响油滴受到的地球引力,不过下一步,科学家会给容器施加一个电场。
观察室上下方各有一块金属板,可施加5300V的电压,下方的金属板是正电极,上方则是负电极。电场会对油滴施加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推动它向上远离正电极板,靠近负电极板。研究者可以观察油滴是继续坠落、保持静止, 还是向上运动,并测量它的运动速度。
研究者并不知道每一滴油携带了多少电荷,但他们推测电荷应该存在一个基本单位,因此每一滴油携带的电量都应该是这个基本单位的倍数——可能是2 倍、4 倍或5 倍。
他们知道空气的黏度、每次试验时的气温以及黏度对极小液滴的不同影响。因此,根据油滴下降的速率,可以算出每一滴油的有效重量。

电场

spacer

Leave a reply